chw小记

管事,管人,管进心里

本文理性不多,情绪不少,先射箭后画靶,各位看看乐子就好 管理,某些时候是好的,因为它至少不会让一个地方,一群人,变成一锅粥,我也不想把它完全批倒批臭,正是因为这点。但是现在,我好像在我,我的身边的人,乃至于很多人的身上看到一种对于被管理的深深地依赖,在我看来是可悲可叹,且极为有害的。 先说管事,我将其定义为对于特定事件、工作在特定阶段的管理,它相较于管人是更具科学性的,因为目标很简单,管理者只需要解决负责管理的这件特定的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并完成这件特定的事情。就像是在一个工厂里,技术人员指出产线的某些地方不达标,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因此,我们就可以说,管事的范围是小的,自然便不会有太多的对个人精神上的伤害。 而当事情管多了,管宽了,管到了一个人日常言行举止乃至于应该怎样想,应该有什么态度,那就变成了管人,对一个人的可控的一切言行举止与想法进行引导、管理,乃至于操纵,达到一个管理者想要的目的。我在这里不会对管人的动机是好是坏做评价,也不会对被管理者觉得这种事情是好是坏予以置评,因为确实有殷切期望者,也有居心叵测者,有力不从心者,也有自觉道理者。我想说的,只是它会带来什么。正在近日,一位年级中以管理严格威名远扬的老师来我们班代了一节课,下课后,我去问身边的一个人,“你觉得这样管的好吗?”其顿了一两秒回答“挺好的”。确实,我起初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一个念头突然生了出来,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被管理乃至于严格的管理,才会想着把学习学好呢。 在我看来,其真正的原因,是被过分的管理束缚住了,对学习的管理,让我们依赖于老师的作业,从而忽视了自己应该学什么,为什么学,削减了学习的自主性,对学习态度的引导,让我们深信了为自己而学的表象,而堵塞了真正思考自己应该为了什么而学的思考路径。对纪律的过分管理,让人专心于与纪律的猫捉老鼠游戏,而非思考我们应当为了自己做些什么。依赖被管理,以外界促自律,看似是一种自律的心理,但深层上仍是一种丧失自主性的懒惰。 但我们不能以这种个体的视角作为批评一个人缺乏自主性,不自律的借口,从秦朝以来走过2400年的渗透至基层的集权下的强力管理,仍然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层层下及到每一层的郡县制度将每个人都至于一个又一个单位的附属,我们早已习惯,仍然习惯,或许……亦是将会习惯,管进心里 好的,这篇自己写的文章成功的把回旋镖甩到我自己头上来了,今天晚自习我们英语老师抽读文章,我明明过了还是想让老师给我拉进那个读文章不合格加练的群里,现在想想自己也深受其害,思维惯性太重了…